自以为是的科普

详细解析原著的
“学年差别的连载方式”

岚雨_I_澜风首发于贴吧

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在什么年级就学对应年级的课本,这很正常。一般来说,应该不会有人在小学四年级时去读完五年级的数学课本吧?

而日本的一家出版社“小学馆”旗下有这么一部杂志:《学年别学习杂志》(月刊)。这份杂志又可以细分为《小学一年生》、《小学二年生》到《小学六年生》的六部杂志。就像课本一样,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一般会去看《小学生四年生》杂志,到了五年级时,他又会去看《小学五年生》杂志。

一学年份的《小学六年生》(日本一般是在四月入学)

除了《学年别学习杂志》外,小学馆旗下还有《好孩子》(面向还没有读幼儿园的儿童)、《幼稚园》(面向读幼儿园的儿童)、《电视君》、《小学馆BOOK》、《增刊少年Sunday》杂志,这些都是连载过《哆啦A梦》的杂志哦。另外还有《COROCORO月刊》,这个杂志主要连载的是《哆啦A梦》的大长篇(剧场版由大长篇改编而来)。


1969年12月,藤子F不二雄(当时的笔名是藤子不二雄)开始在《好孩子》、《幼稚园》、《小学一年生》、《小学二年生》、《小学三年生》和《小学四年生》的1970年1月号(日本杂志的实际发行日期一般比发行号日期早一个月)上连载《哆啦A梦》,其后有过追加连载杂志的行为,也有过停止连载的情况。《学年别学习杂志》里的六部杂志,是《多啦A梦》主要的连载杂志。

下面这是我修改的一份《哆啦A梦》的连载情况表,图上淡蓝色背景显示的是连续连载不断更达半年以上,并且是初次连载的短篇。因为日本一般是以4月份作为学年的开始,所以看纵坐标的话,图上的淡蓝色背景一般开始于4月份。

1986年7月以后虽然有大片的白色,但这时《哆啦A梦》其实还在不断连载,只是大量地重新连载了以前已经连载过的短篇,不过期间仍偶尔会连载一些新的短篇。另外,三个正蓝色背景代表这一年出现过结局话,红色、绿色线是我假定的几条“学年进位线”(下面解释)。

《哆啦A梦》的连载情况表

我将这种情况具象化到上面的那份连载情况表里,就是学年进位线。

最右上角非常短的红色直线,代表的是1959年出生,1966年入学的人的学年进位线(看纵坐标的话只有3个月);

下方相邻的绿色折线,代表的是1960年出生,1967年入学的人的学年进位线(纵坐标合计3+12=15个月);

最左上角向右下方拐的红色折线,代表的是1963年出生,1970年入学的人的学年进位线(纵坐标合计12×6=72个月);

下方相邻的绿色折线,代表的是1964年出生,1971年入学的人的学年进位线(纵坐标合计12×6=72个月)。

可以看出,学年进位线是互相不重合的,而这一情况的原因,便来自于学年差别的连载方式了。想想看,不同年份出生的孩子,可能会有着完全不同的《哆啦A梦》,是不是有些有趣而又浪漫呢?


在理解了这种差别式的短篇连载方式之后,我相信有些问题的解释也能够变得简单明了了,比如:《哆啦A梦》为什么会有六个不同的开篇故事,为什么会有三个不同的结局,为什么不同故事间的设定会有不一致的情况,为什么里面的角色会“健忘”,为什么剧情、角色的性格有时较幼稚有时则较成熟,大雄在每次努力过后真的又都会回到原点吗... ...这些问题只要理解了连载方式,我相信你都可以想出个大概。当然,要想理解透彻还是得需要更详细的知识的补充。

每一年级都有对应的《哆啦A梦》,原来故事里大雄的年级不是固定的(甚至可能会是读幼儿园的孩子)

那么这就是第一期《自以为是的<哆啦A梦>科普》的内容,其实这个帖子我之前发过了一次,不过我发现要想清晰地理解那其中的内容,需要有一定量的相关知识作为基础才可以。于是这次我重新改写了一遍,将语言更加直白化、降低门槛、简化其中复杂的内容,力求让更多人能够看懂理解。而一些更深层次的内容,我预计会放在以后去讲述。

Template:Element/foote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