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為是的科普

詳細解析原著的
「學年差別的連載方式」

岚雨_I_澜风首發於貼吧

我們在上學的時候,在什麼年級就學對應年級的課本,這很正常。一般來說,應該不會有人在小學四年級時去讀完五年級的數學課本吧?

而日本的一家出版社「小學館」旗下有這麼一部雜誌:《學年別學習雜誌》(月刊)。這份雜誌又可以細分為《小學一年生》、《小學二年生》到《小學六年生》的六部雜誌。就像課本一樣,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一般會去看《小學生四年生》雜誌,到了五年級時,他又會去看《小學五年生》雜誌。

一學年份的《小學六年生》(日本一般是在四月入學)

除了《學年別學習雜誌》外,小學館旗下還有《好孩子》(面向還沒有讀幼兒園的兒童)、《幼稚園》(面向讀幼兒園的兒童)、《電視君》、《小學館BOOK》、《增刊少年Sunday》雜誌,這些都是連載過《多啦A夢》的雜誌哦。另外還有《COROCORO月刊》,這個雜誌主要連載的是《多啦A夢》的大長篇(劇場版由大長篇改編而來)。


1969年12月,藤子F不二雄(當時的筆名是藤子不二雄)開始在《好孩子》、《幼稚園》、《小學一年生》、《小學二年生》、《小學三年生》和《小學四年生》的1970年1月號(日本雜誌的實際發行日期一般比發行號日期早一個月)上連載《多啦A夢》,其後有過追加連載雜誌的行為,也有過停止連載的情況。《學年別學習雜誌》裏的六部雜誌,是《多啦A夢》主要的連載雜誌。

下面這是我修改的一份《多啦A夢》的連載情況表,圖上淡藍色背景顯示的是連續連載不斷更達半年以上,並且是初次連載的短篇。因為日本一般是以4月份作為學年的開始,所以看縱坐標的話,圖上的淡藍色背景一般開始於4月份。

1986年7月以後雖然有大片的白色,但這時《多啦A夢》其實還在不斷連載,只是大量地重新連載了以前已經連載過的短篇,不過期間仍偶爾會連載一些新的短篇。另外,三個正藍色背景代表這一年出現過結局話,紅色、綠色線是我假定的幾條「學年進位線」(下面解釋)。

《多啦A夢》的連載情況表

我將這種情況具象化到上面的那份連載情況表裏,就是學年進位線。

最右上角非常短的紅色直線,代表的是1959年出生,1966年入學的人的學年進位線(看縱坐標的話只有3個月);

下方相鄰的綠色折線,代表的是1960年出生,1967年入學的人的學年進位線(縱坐標合計3+12=15個月);

最左上角向右下方拐的紅色折線,代表的是1963年出生,1970年入學的人的學年進位線(縱坐標合計12×6=72個月);

下方相鄰的綠色折線,代表的是1964年出生,1971年入學的人的學年進位線(縱坐標合計12×6=72個月)。

可以看出,學年進位線是互相不重合的,而這一情況的原因,便來自於學年差別的連載方式了。想想看,不同年份出生的孩子,可能會有着完全不同的《多啦A夢》,是不是有些有趣而又浪漫呢?


在理解了這種差別式的短篇連載方式之後,我相信有些問題的解釋也能夠變得簡單明了了,比如:《多啦A夢》為什麼會有六個不同的開篇故事,為什麼會有三個不同的結局,為什麼不同故事間的設定會有不一致的情況,為什麼裏面的角色會「健忘」,為什麼劇情、角色的性格有時較幼稚有時則較成熟,大雄在每次努力過後真的又都會回到原點嗎... ...這些問題只要理解了連載方式,我相信你都可以想出個大概。當然,要想理解透徹還是得需要更詳細的知識的補充。

每一年級都有對應的《多啦A夢》,原來故事裏大雄的年級不是固定的(甚至可能會是讀幼兒園的孩子)

那麼這就是第一期《自以為是的<多啦A夢>科普》的內容,其實這個帖子我之前發過了一次,不過我發現要想清晰地理解那其中的內容,需要有一定量的相關知識作為基礎才可以。於是這次我重新改寫了一遍,將語言更加直白化、降低門檻、簡化其中複雜的內容,力求讓更多人能夠看懂理解。而一些更深層次的內容,我預計會放在以後去講述。

Template:Element/foote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