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月球是一顆環境惡劣,完全不宜居的星球。
這裡毫無大氣層的覆蓋,也沒有人類生存必需的氧氣,如此一來,人類根本沒辦法呼吸。
根據一項最近的科學研究,月球上存在一定的冰,但還沒找到自然水存在的證據。
同時,月球表面晝夜溫差大。白天的最高氣溫可達零上110攝氏度,但到了晚上氣溫驟然下降到零下170攝氏度。這兩個溫度都不宜人類生存,而且在一天中出現了300度的溫差,實在不可理愈。
此處的「一天」,並非指地球自轉的一天24小時。月球上的「一天」相當於地球的29.5天。在這漫長難熬的「一天」中,要等待相當於地球上兩周的時間才能迎來一次晝夜交替。
1969年,美國宇宙飛船阿波羅11號搭載著太空人來到月球,他們在月球表面留下人類足跡,完成了人類首次的登月行動。
月球的重力僅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因此人類在月表行走會有一種輕飄飄的感覺。身著厚重太空衣的太空人緩步前進,他們腳下的塵埃柔軟輕盈,稍稍踏步便會漫天飛揚。地球的觀眾滿懷期待與驚奇,見證著月表發生的這一切。
如今,月球上空總會划過陣陣光點,那是從地球發射過去的月表觀測衛星。
正因為沒有覆蓋大氣層,從月球表面可以清晰望見璀璨奪目的星空。那些廣袤宇宙中星空的美麗圖景,被觀測衛星盡收眼底。
今天,世界多國已經藉助各種技術實現對月表的觀測。
一台機器人正在月球表面平穩前進,它通過捕捉衛星信號實現自身活動。為了及時跟蹤繞月衛星的動向,它的頭頂裝有一個攝像頭,同時還能拍攝月表的照片。
這是一台日本自主研發的月球探測車,名叫「幼竹號」
「幼竹號」的名稱取自日本家喻戶曉的公主故事——《竹取物語》。
月球表面覆蓋著一種名為「表岩屑」細小塵埃。
月球表面凹凸不平,分布著無數的隕石坑,稱為「撞擊坑」。歸功於大氣層的存在,撞擊地球的隕石早在半空就已燃燒殆盡,鮮有隕石能夠砸向地面。但對於缺乏大氣層的月球來說,隕石撞擊是家常便飯。久而久之,撞擊形成了大量表岩屑覆蓋了整個月球表面。
「幼竹號」的行走部位,採用與坦克和吊車類似的履帶設計。車輪帶動帶狀的平板運動,大大降低了車輛在複雜環境下行駛的難度。「幼竹號」一邊在表岩屑行走,一邊進行考察工作。「幼竹號」徐徐前進,在月球表面劃出了兩條細長的絲帶。
「幼竹號」會定時啟動和停車,便於靜態拍攝月球表面的圖像。這些數據會通過上空的衛星回傳至地球。畫面中,坑窪和山丘隨處可見。
此時,探測車再次駐足拍照,衛星開始接收數據。
隨後,在這寸草不生的月球表面,一塊岩石的陰翳下忽然閃過一個物體。
「幼竹號」察覺到這個動作,它判定這是一塊隕石撞擊了月表,並沒有想到是動物的活動。畢竟月球根本沒有動物生存,所以這種判定也是情理之中。
「幼竹號」的後方出現陣陣閃光。相機突然捕捉到了一道閃光,立刻將機位轉向發光出的位置。
隨後。
忽然,地表的塵埃泛起,形成多股龍捲風暴。它們轟隆作響,威力如同走火的機槍。在那風暴的中心,有一塊微微閃亮的光點。
原本寧靜的月球表面,瞬間狂風大作。月球沒有大氣層,因此也不應有風,而現在月球表面的多股風暴,正在逼近「幼竹號」。
強風直衝著相機而來,月球真空環境下並不會有聲音傳播,但在如此情況下,似乎也開始有「咚咚」聲在耳邊迴蕩。「幼竹號」的頂部疑似遭遇襲擊,相機損毀,與衛星聯絡信號也隨之中斷。
月球探測車「幼竹號」已經停擺,畫面定格在了最終回傳的圖像。
那黑暗的畫面中,只能依稀看到未知的衝擊波和光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