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前面的幾篇文章中,介紹過藤子·F·不二雄一部比較冷門的作品——《叢林黑兵衛》,所以有很多朋友們就私信說可不可以介紹再一下藤子·F·不二雄除《哆啦A夢》以外的其它作品,那麼本期,我們就來介紹一下藤子不二雄創作生涯中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小鬼Q太郎》。
1963年秋,一個小孩子拿著自己畫的妖怪漫畫來到了小學館編輯部,當時《周刊小年SUNDAY》的編輯,看到了這本自製漫畫之後,覺得這這個題材很有趣,便想到連載一部以妖怪為題材的漫畫,同時這個編輯還認為,這個題材很適合藤子不二雄,於是就找到了兩位藤子不二雄老師,委託他們畫一部以妖怪為題材的漫畫進行連載。
當時兩藤子不二雄老師與鈴木伸一、石之森章太郎等人剛剛成立了動畫製作公司「零·工作室」,工作非常繁忙,而且由於是剛剛起步,收支也沒有達到平衡,所以在接到這個連載委託的時候,藤本弘就覺得如果再接新的工作,會耽誤原來的工作進度,就打算拒絕,但是安孫子素雄卻提出,可以把案子接下來,然後在工作室里設立一個「雜誌部」,這樣的話,所得的稿費也可以用來增加工作室的收入,這一提議也得到了工作室其它人的贊同。於是兩位藤子老師便與小學館達成協議,從第二年的春天開始以妖怪為題材,進行新作的連載。
但是到了第二年的年初,也就是1964年,兩位藤子老師依然沒有把新作的故事構思好,這一年的1月9日,離雜誌社的定稿日期只差一天了,兩位藤子老師對於新作還是一點兒頭緒也沒有,雖然零零星星想出了幾個點子,但是對於整個故事的大框架還是沒有定論。由於一到公司就必須馬上動筆才能來得及答覆雜誌社,兩位藤子老師當時住在川崎市,工作室的地點則在東京,所以兩位老師就必須要搭乘JR(日本的一種軌道交通工具),當時的車程大概是一個小時,這段時間也尤為寶貴。於是這天早上,兩位藤子老師還在利用上班之前的這點時間進行討論。
而到了工作室門前,他們就看到幾個小孩子在玩忍者遊戲,這一下子就給了他們倆創作靈感:太原正太正在跟小夥伴們玩忍者遊戲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一個蛋,從蛋里孵出了一個小鬼,這個小鬼名字叫做Q太郎,之後,Q太郎就寄住在正太的家裡,並展開了一系列令人捧腹的故事。
至於為什麼這部漫畫的名字叫作《小鬼Q太郎》,卻有著兩種不同的說法:安孫子素雄曾提到過,在創作過程中,作品的標題很早就被確定叫《小鬼X太郎》,而這個X要用什麼字,則一直沒有確定,直到有一天,兩個人在看作家安部公房的書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了「Q」這個字母,就覺得比較可愛,所以就將名字定為《小鬼Q太郎》。但是在由幸森軍也所著、鈴木伸一監修的《零的肖像——從「常盤莊」誕生的動畫公司的故事》一書里,同樣是安孫子素雄的說明中,則提到,是有一天,藤本弘在書店看到了由魯迅所著的《阿Q正傳》,於是便將作品命名為《小鬼Q太郎》。
由於《小鬼Q太郎》是以「零·工作室」雜誌部的形式創作的,所以除了兩位藤子不二雄老師之外,零·工作室的其它成員也都有參與,不過由於年代有點久遠,所以到底有多少人參與過作畫,已經無法具體確定,只能從一些當事人的回憶,和披露出來的資料來做一個大概的統計。
主角大原正太(畫面左數第一位),以及正太的哥哥伸一和愛吃拉麵的小池先生(畫面左數第四位)由安孫子素雄負責繪製。
另一位主角Q太郎(畫面右一)、正太的父母以及性格與小夫十分相似的木佐(畫面右三)由藤本弘負責。
小泉美子(畫面左二)、與胖虎很像的哥斯拉(畫面右二)以及一些配角由石之森章太郎和長谷邦夫作畫。
背景由曾擔任過赤塚不二夫助手的北見健一完成。
零·工作室創始人之一的角田次郎也參與了一部分的繪製。
另外,從一些情節中出現了「阿松」的客串來看,似乎赤塚不二夫也有過參與。
《小鬼Q太郎》的第一階段連載從1964年1月末開始,到3月結束,只短暫連載了九回,當時包括兩位藤子不二雄老師在內的零·工作室成員,都在忙於工作室的動畫項目,對於這部作品都沒有很上心,也沒有抱太大的期待,所以當連載暫時結束的時候,基本上所有人都認為這部作品就這麼完結了。但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小學館收到了很多讀者來信,在信中表達了對這部作品的喜愛之情,並且要求小學館能繼續《小鬼Q太郎》的連載。於是在暫時結束連載的3個月後的6月份,《小鬼Q太郎》再度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