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哆啦A梦》中的电影

Dorawinnie首发于微信公眾號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位于法国巴黎卡普幸路14号的一家名为“大咖啡馆”内,放映了他们拍摄的时长为五十秒的短片《火车进站》,这标志着电影开始正式进入大众的视野。1911年,电影理论先驱里乔托·卡努多将电影与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并列,称其为第七艺术。经过将近130年的发展,如今,看电影已经成为了最受大众喜爱的娱乐方式之一。

藤子·F·不二雄老师本人也非常喜欢电影,在常盘庄居住的时候,他就曾买过一台8mm电影摄影机,业余时间拍电影。他还构思过一部有关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的奇幻电影,可惜最后并没有成行。

在《哆啦A梦》中也有很多与电影有关的元素,出现次数最多的就是《超人》与《星球大战》,哆啦A梦除了拿出与超人有关的道具之外,在短篇《转换式时间望远镜》(单行本第27卷)中,大雄用道具“转换式时间望远镜”看到父母一起去看电影,银幕上出现的正是由已故传奇演员克里斯托夫·里夫扮演的超人。这部短篇连载于《小学四年生》1979年6月号,而由克里斯托夫·里夫所主演的电影《超人》也正是于1979年6月在日本上映,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而有关电影《星球大战》,最著名的当属短篇《屋顶上的宇宙战争》(单行本第19卷)。《屋顶上的宇宙战争》整个故事从主线剧情到人物设定,灵感均是来自于《星球大战4:新希望》。《星球大战4:新希望》于1978年7月在日本上映,而这个短篇则连载于《小学四年生》1978年9 月号,也正是电影热映期间。

《超人》和《星球大战》都是世界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星球大战》重新定义了科幻电影的概念,而《超人》也开创了“超级英雄”电影的先河。除此之外,这两部电影在制作技术上也做出了重大的创新,宣告了电影特效时代的到来。

说到电影特效,就不得不提到“特摄”,特摄这一概念虽然最初并非来自于日本,但是却在日本发扬光大,一度成了为日本电影制作的代名词和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在电影制作中,广义的上特摄,指的就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达到电影中所需要的特殊效果。

在《哆啦A梦》中,特摄也被多次提及。在《外星人的家》(单行本第14卷)这个故事中,小夫和胖虎说在山上的一个房子里有外星人,于是哆啦A梦就利用“无人侦察火箭”查看,故事的最后,才知道这个房子只是一个电影公司的仓库,所谓的外星人只不过是存放在这里的特摄服装道具。

在《宇宙泰山》(单行本第16卷)这个故事中,哆啦A梦和大雄则是帮助《宇宙泰山》剧组度过了停播危机。

在《用合成技术创造大雄超人》(单行本第30卷)这个故事中,藤子·F·不二雄老师则向我们完整的展示了电影合成的原理,在这个故事中,哆啦A梦拿出来了一个名为“合成画面装置”的道具,这个道具可以让将拍摄的画面投射在现实环境中。虽然这个道具在功能上略显夸张,但是它已经基本上完整、准确的展现了电影特效制作的技术流程,这里也不得不佩服藤子·F·不二雄老师对于电影制作的了解程度。

到了《超大作特摄电影“宇宙大魔神”》(单行本第20卷)这个故事中,藤子·F·不二雄老师就让大雄和他的小伙伴们真的制作了一部电影。在这个短篇里,哆啦A梦拿出了一台摄像机,这台摄像机可以将两个拍摄的画面进行合成,从而制作出让人意想不到的影像,其实这台摄像机的原理与早期电影拍摄中的二次曝光是非常类似的,在早期没有计算机图像技术(CGI)的年代,很多大师,比如乔治·梅里埃就利用胶片的多次曝光技术,制造出了让人叹为观止的影像效果。

在同样是为了致敬《星球大战》的大长篇《大雄的宇宙小战争》中,小夫等人则是运用缩微模型来拍摄科幻电影。实际上在电影制作当中,缩微模型技术一直在大量的运用,《星球大战》当中很多场景都是利用缩微模型技术来拍摄的,就算在计算机技术大行其道的今天,依然还有很多电影都在利用缩微模型技术进行拍摄。

从《哆啦A梦》这些涉及到电影的故事中,不光能看出藤子·F·不二雄老师对于电影制作的了解,更能体现的是他对于电影的热爱,大长篇的很多故事都完美遵循了电影的三段式叙事结构,很多故事甚至堪称优秀剧本的范例,虽然藤子·F·不二雄老师一生无缘去指导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但是想必在创作大长篇时,他也一定把自己想像成了一位导演,指挥哆啦A梦以及大雄、静香、小夫、胖虎这些演员们拍摄了一部又一部的“电影”。

月见台17600是由哆啦A梦爱好者创立的公众交流平台,如果你喜欢请分享给你的朋友,如果你有什么建议或者有兴趣进行投稿,请加入QQ群:1131976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