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云向何方」
背后的理想与挽歌

暗影雪狼Husky

1990 年起,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势失衡、积重难返,自立陶宛于 3 月 11 日率先宣布独立后,各加盟共和国纷纷效仿,于次年的 1991 年达到脱离联盟的高峰。

1991 年 10 月,藤本弘所执笔的《哆啦 A 梦》第 12 部漫画大长篇《大雄与云之王国》开始在コロコロ(10 月号)上连载。

1991 年 12 月,因藤本弘身体抱恙,《大雄与云之王国》在コロコロ上的连载搁置,剩余两回的内容由藤子工作室以插画故事的形式刊登。

1991 年 12 月 25 日,苏联正式解体。

1992 年 3 月,《大雄与云之王国》电影在院线上映,故事以云之王国的土崩瓦解下天上人与地上人的和解为结局。不过藤本弘认为,由于自身原因导致无法结束连载并不合适,他强烈地认为“(结局)必须用漫画来描绘才有意义”。

1994 年 3 月,『ドラえもんクラブ』刊登了《大雄与云之王国》完结篇,电影上映 2 年后,原作正式完结。

不难发现,《大雄与云之王国》的连载节点几乎紧贴着苏联解体与冷战终结这一历史变局,该作情节中的大量元素也指向了冷战这一时代话题,这样的“巧合”无疑让许多观众意识到了该作隐含的“现实性”表达,但是对《哆啦 A 梦》这样典型的儿童向作品进行面面俱到的现实性解读,又恐陷入“过度解读”的泥沼之中。 从横向的同期创作上来看,自 1991 年起,藤本弘便因为身体欠佳的缘故停止了大部分作品的连载,包括同系列的《哆啦 A 梦》短篇故事, 并将生命的最后几年全身心投入到《大长篇哆啦 A 梦》的系列创作中,因而将其一生中对世事变迁的思考寄予于该系列也是可以想见的,藤本弘也曾经表达过 《云之王国》剧目创作的困难,从这一侧面可见其对该篇故事的倾力。而纵观藤本弘的创作生涯,他早在 1970 年代开始就有大量作品涉及冷战以及核武器的话题:在《SF 短篇》的创作中,《某一天》《不知何故》等作品皆直白地揭露了冷战「核平衡战略」使人类文明时刻处于严重威胁状态下的实质,表现了铁幕之下的人类对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的毁灭的集体性恐慌。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藤本弘在《大雄与云之王国》中也有意识地传达了他对于冷战以及核武器的理解与思考。实际上,在整个《哆啦 A 梦》作品的历程中,藤本弘同样非首次在故事中映射冷战话题,短篇中的《导弹追来了》《铅笔导弹和自动报复雷达》等回,以及大长篇中创作于 80 年代早期的《海底鬼岩城》,都透露着他对军备竞赛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浓重的核恐慌情绪。

综合上述原因,笔者经过一系列比对和思考,认为《云之王国》故事是前述冷战要素故事的承继者,相较于前述故事相对直白的手法,《云之王国》可以被视为一部以浪漫的童话元素演绎残酷现实的写意剧目。在本文之前,爱好《哆啦 A 梦》的同仁们已写作了诸多文字试以剖析上述回目的精神内涵,笔者深受这些文章启发和鼓舞,因而在《大雄与云之王国》处提笔,希望籍此对于《大长篇哆啦 A 梦》的后期创作乃至藤子老师 90 年代作品思想阐释的研究有所增益。本文试以「诺亚计划」的始终与云之王国的兴亡为主线,详述《云之王国》一作承托时政的理想与挽歌。

「诺亚计划」——核恐慌与核平衡

「诺亚计划」是贯穿全剧的一个重要线索,其承继《海底鬼岩城》中亚特兰蒂斯所造之鬼角弹,是藤本弘对于冷战双边阵营核博弈的要素引入。无论是原作大长篇还是电影起首,都是天上人在太平洋某个小岛上试验「诺亚计划」,通过降下史无前例的大雨,将岛屿直接从地图上抹除。到了故事中后期,随着登场人物闪烁其词的对话和看似突兀插入的神话剧《天国的诞生》的叙述,计划的详细内容 逐步被起底。直到剧情进展到淹没城镇的诡谲洪灾与充斥着偏见的审判,「诺亚计划」的全景才被揭示。

太平洋岛屿试验的这一情景,与美国在比基尼岛上进行核试验上的情形如出一辙。二战结束后,美国托管了太平洋西部包括比基尼岛在内的诸多岛屿,美军派驻当地的总督怀亚特称,美军将在比基尼岛进行一个“有益于全人类”的试验, 以此借口迫使岛民迁离。然后在接下来的十二年里,美国在比基尼岛及周围海域进行了六十四次核试验。但与故事中天上人名为接济实为软禁小男孩一家人的“人道主义”方案不同,由于核辐射的存在,比基尼岛以及毗邻的海域与岛屿仍然处在放射性颗粒的污染之下,大量新生儿畸形,居民的肿瘤和癌症病发率极高,且至今未得到应有的补偿。

神话剧《天国的诞生》在三人组参观天上人市镇的剧情中占了相对可观的篇幅。 从对剧情的最直接推动作用来看,天上人是通过舆论造势的方式为「诺亚计划」 的实施建构正当性。深入剧目内容,我们可以注意到,剧目中那场将企图入侵天上世界的侵略者全部冲走的大洪水,与预备实施的「诺亚计划」有着近乎预演一般的一致效果。于是站在天上人视角,正是首次“准诺亚计划”的投入使用结束了战争,使得天国得以免于直面战火;有了“太平洋试验”的叙事在先,除了是对诺亚方舟这一古老神话的戏仿之外,这一桥段未尝不是为二战画上句号的两次核爆的镜像。

哆啦 A 梦主持下云之王国与天上人的对峙,也忠实地还原了冷战时期超级大国间的核平衡战略。云还原瓦斯和大炮在故事中的登场,使得站在地上人一侧的云之王国获得了与天上世界同等的毁灭性打击能力——换言之即有把握互相摧毁的能力。在二战结束,苏联紧随美国的脚步进行了核武器的试验,取得了与美国之间的战略平衡,使得双方阵营都对核武器甚至疑似核武器的常规武器的使用有所忌惮,虽然此后地区战略博弈性质的战争依旧时有发生,但全球性的大规模热战则得以避免,这一影响持续至今。哆啦 A 梦在剧情中也直言对外公开云还原瓦斯之存在的目的,“不会真的使用的,仅仅是起威慑作用而已”“实力要相当,要有和他们谈判的条件”。

云之王国——无奈解体的理想国

云之王国的存亡也似有苏联兴衰的神韵。

为良善者治理的云之国对内是得以安居的乐土,对外则是捍卫地上人权利、与持有灭世级武器的天上人相对垒的前哨;而一旦云之国的至高权力为心怀不轨者篡取,也会立刻化身为暴政机器,对内以大义之名排除异议分子,对外则用兵向无辜者。

这等反差也与苏联的前途无不相似,最初她是社会主义者心中模范的理想国,为了支援世界范围内的革命事业倾注人力与财力,而西方一众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防范苏联策动下所谓“赤化”,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向工人运动相妥协——「八小时工作制」、「双休日」、「普选权」乃至于一些国家的高社会福利均是这一妥协的产物。可以说,这一时期苏联的存在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得以获取并维护自身权利的最大后盾——即使并不是他们中的所有人都有这种自觉。正如《云之王国》 故事的后半段,云之王国用「云还原瓦斯大炮」这种确保互相摧毁的战略,与天上人达成了“恐怖平衡”,使得天上人不敢动地上世界分毫。

虽然建立初期的苏联并非完全没有污点,但总体对于世界历史是起了正面作用的,而愈到了后期,随着苏联体制的日益僵化以及政治腐败的蔓延,再加上苏共领导人的非正常更替,苏联逐渐由「无产阶级的先锋队」蜕变为了新的帝国主义霸权,其大国沙文主义的一面逐渐体现了出来,渐渐成为了其对内对外施政的主要方面,出兵匈牙利、入侵阿富汗,受到中美等 50 多个国家抵制的莫斯科奥运会成为其沦为“失道者寡助”之国的一次突出体现。与之类似的,在《云之王国》故事接近高潮之际,大雄所戴象征权力的王冠为偷猎者所强取,云之王国的控制权旁落,甚至在偷猎者的操纵下,「云还原瓦斯大炮」向手无寸兵的能源州开火。藤本弘对“核武器”失控所产生毁灭性后果的担忧,终于假借天上世界的能源州被彻底摧毁的灾难性场景,在《云之王国》的故事中展现出来。

云之王国的建立是出自一个美好的理想,但向能源州开炮的那一刹,她最终却被引向了最坏的可能性,因而其毁灭是一种别无它途的无奈。从本段的分析可以看出,藤本弘对云之王国命运的安排显然受到了现实中苏联命运的影响。不过与现实不同的是,故事中云之王国的解体是哆啦A梦为了保护天上人的无奈选择,是一种义无反顾的自我牺牲,而现实中苏联的解体依然是如偷猎者一般利欲熏心的当权者操纵的结果,如此对照更让人唏嘘。虽然种种细节暗示了云之王国似是苏联的镜像,但《哆啦 A 梦》作为一部主要面向儿童的漫画作品,藤本弘并没有将指涉现实政治的要素直接引入,同时,藤子老师的创作视角也是极为朴实的,比起现实中的具体的政治、政客,他更关心时代的思潮、大众的呼声,因而对故事中冷战对峙的双方——无论是《鬼岩城》中的努联邦与亚特兰蒂斯,还是《云之王国》中的天上世界与云之王国,都没有预设立场上的偏好,而是从抽象的文明的角度来描绘。

基于相关要素的发散

除了上述在整体架构上可以推理出相似之处的要点,《云之王国》还存在诸多似有现实所指的要素,且在解读上有很大的发散空间。由于无法推出明确的证据链,我们无从得知藤本弘安排这些要素时的具体用意,笔者依然在此将自己的理解列举作为补充,以求抛砖引玉。

(一)「天命昭昭」的天上世界

神话剧《天国的诞生》中,天上人通过躲入云层躲避旧时地上世界的战火,可以联想到历史上因在「旧大陆」蒙受战火与迫害而选择奔赴美洲的移民者。其中,天上世界的缔造者们与最早一批开拓殖民地的清教徒有着比较高的相似度。

清教有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即「天职」,在清教徒的理解中,「天职」意为一件被冥冥之中的神所召唤、所使唤、所命令、所安排的任务,而完成这个任务,既是每个个体天赋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感谢神的恩召的举动。落实到美洲大陆的殖民上,清教徒便认为上帝是在召唤清教徒开拓北美的疆土,把在美洲大陆上的创业视为天职,后来美国西进运动时打出「天命昭昭(Manifest Destiny)」的口号便沿袭于此,这与天上人在神话剧中不断强调的自我认同与面对地上人时的高姿态是高度一致的。

同时,剧目中也为「诺亚计划」的实施给予了一种近乎神谕的解读:神话中天上人被神所庇佑,天降的大雨冲走了地上的来犯之敌;而如今天上人将自己摆上神的位置,欲召唤大雨清洗地上世界。

(二)“参股建国”的二重隐喻

云之王国的建立部分有一段十分值得注意的“参股建国”(「株式王国」)桥段。

根据《哆啦 A 梦》作品以往的剧情安排,建设器械不够这样的问题完全可以借由复制镜这样的道具方法来解决,非要插入让几个伙伴入股作为云之王国启动资金的剧情,对于低龄观众来说并不好理解。结合时代背景,《云之王国》的连载时逢泡沫经济年代炒股热的触顶下跌。在《广场协议》签订后,伴随着本国货币升值,日本央行也开启了货币宽松之路,不断下调贷款和存款利率,于是催使日本居民开始了源源不断的储蓄搬家,把钱投入到当时冉冉升起的股票市场。而与现实中的“股疯”相类似的是,这支“云之王国股”最终也在狂热与憧憬中崩塌,化作水汽蒸发在太平洋的上空。不知现实中的“大股东小夫”,心中又是何种感想?

除此以外,这一桥段也有可能旨在戏仿苏联的建立。故事中,小夫作为云之王国的大股东,是云之王国建立中最大的出资者,也是小夫的资本进入,才使得云之王国得以建立;然而在此后云之王国“开国”的剧情中,想凭借“大股东” 地位获得超常待遇的小夫却依然被胖虎的武力制服,但是最终,象征权力的“王冠”并未归于“武力夺权”的胖虎,而是归于最初谋划建立云之王国的大雄。

此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将股份制比拟在国家建构的视角上并非无本之木, 这种公司与国家的同构最初可见于威尼斯的商业-公司国家制度——源自古罗马的共和基因与新生资本主义嫁接的制度结果。商人阶级为了避免让具体的个人或群体(通常是国王或贵族)掌握主权,于是发明出共有的集体主权,以股份公司的形式解决统治问题。“它的政府即是一个股份公司。它的统领就是它的总经理。而参议院,就是它的董事会。它的人口,就是它的股份持有人”,黄仁宇在《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一书中如此评述这一时期的威尼斯共和国。自资本主义兴起,现代国家的建立多少有受威尼斯式的制度影响,西方社会至今仍会用“经济体”来指代某一个国家或地区。

以这一推论为索引,可以猜想云之王国的建立过程亦是在致敬苏联的建立,在作为资本代表的小夫出资下,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正如二月革命后的俄国,而在胖虎以十月革命般的武力打破前者的美梦后,云之王国的最高权力最终回归了她最初的构想者与缔造者。

(三)偷猎者的形象来源

前文提到偷猎者窃取云之王国似在映射苏联走向军备竞赛与核博弈,而现实中这一时期的掌权者勃列日涅夫,也以私下酷爱打猎和收藏汽车为人所知,与偷猎者出场的驾车打猎桥段有着微妙的关联性。

(四)小男孩骑乘雕齿兽出走

小男孩骑乘着不存在于地面世界的雕齿兽,从天上世界挖土来到地面,若是对天上世界与地上世界的双方立场反转,也让笔者联想到苏联飞行员驾驶先进战机叛逃至北海道的「别连科事件」,此事曾对日本社会造成相当大的震动。不过,该处仅仅是基于剧情完整性上的逆推测,因为若非有意编排,这段剧情对于主线而言过于边缘。

结语

从剧情节奏和情节安排来看,《大雄与云之王国》并不算完满:哆啦 A 梦通过铜锣烧的馅联想到云还原瓦斯的桥段,在学院上看来是近乎都合主义的安排;静香、胖虎、小夫三人游览天上世界的桥段,虽然扩展了故事设定,但对剧情的整体推动有限;结尾哆啦 A 梦的自我牺牲和树小子的“机械降神”,在儿童漫画满怀理想主义的和解背后,「天上人」与「地上人」的症结依然没有解开。云之王国“自废武功”的“弃核”举动之后,天上世界依然保持着对地上世界的打击能力—— 「诺亚计划」将永远是一把高悬天空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到,与同样“拥核”的《海底鬼岩城》相比,云之王国的笔锋要平静温和许多,没有防御罩中的自我毁灭,也没有冰冷机器操持下的灭世恐慌,而是重新回到了人与人的博弈。而随着现实中“云之王国”的分崩离析,藤本弘最终与自己,也与整个世界长达半个世纪的核恐慌情绪达成了和解。

以浪漫的云端国度为故事舞台的《大雄与云之王国》,掩盖不住幕后现实暗藏的残酷,即便身处于在梦幻的天国也难以摆脱与凡间尘世中相同的丑恶与争斗,在儿童能够理解的童话故事里也处处埋藏了令人震撼的现实要素,这正是《大雄与云之王国》鲜明的“作者性”的体现——执笔一生,作为左翼漫画家的藤子·F·不二雄以其朴素的笔锋、敏锐的观察力,着眼于社会百态、文明千古、寰宇万象;核战争对人类存亡的影响、文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冲突、狂热情绪对人类道德观的左右,都属藤本弘落笔所在。与许多漫画家往往喜好在作品中树立鲜明的立场、派系不同的是,藤本弘始终与普罗大众站在同一视角,通过阐发自己朴素的观点与愿望,以引发读者对现实问题的讨论与思考。

感谢幸福的铜锣烧对文章的修改意见以及在内容完整性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藤子 · F · 不二雄.大长篇哆啦A梦:大雄与云之王国
  2. 范勇鹏.美国制度的起源与本质:从公司到国家[J].学术月刊,2020,52(10):6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