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做一项有关日本动漫作品中,知名度最高的“孩子王”角色的调查,胖虎这个角色一定会榜上有名,甚至会名列前茅。
胖虎的孩子王形象,在日本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的那句名言:“你的东西就是我的东西,我的东西还是我的东西(おまえのものはおれのもの、おれのものもおれのもの)。”在日本被称为“胖虎主义”或者“刚田主义”(ジャイアン主義、剛田主義),就是用来形容这种以自我为中心,并用暴力来强迫他人就范的行为。

其实,从漫画中的表现来看,胖虎的虽然是大雄他们所在社区的孩子王,但是他本身并不是一个坏孩子,虽然胖虎的暴力行为是事实,但其实他也有着自己的原则,同时也着自己的正义感,比如在单行本35卷《哆啦A梦的假期》中,胖虎就被大雄的坚持所打动,在看到有人要欺负大雄的时候,与小夫帮助大雄解围。同时在单行本第34卷《猫头鹰人战服》这个短篇故事中,当大家看到有可疑人物出现时,胖虎也果断挺身而出,说要保护大家。


而日本知名精神病研究专家——司马由理子甚至还针对胖虎欺负大雄的行为,专门创造了一个词:“大雄·胖虎综合症(のび太·ジャイアン症候群)”,在她的观点中,胖虎是因为注意力不足而导致的多动症,从而让胖虎变的冲动、易怒。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分析了大雄和静香的原型,那么藤子·F·不二雄老师在创作“胖虎”这个角色的时候,在现实上有没有原型可参照呢?
藤子·F·不二雄老师曾在一些访谈中提到过,由于自己小时候身体也很瘦弱,而且性格内向,所以他和大雄一样,都是会被欺负的对象。而他的童年生活中,确实也有一位孩子王的角色。不过,这个孩子王虽然行为也比较暴力,但是并不会一味的欺负弱小,反而有时会相应的施以援手,这点和胖虎也非常相像。小时候的藤子·F·不二雄老师还给这位孩子王画过一幅肖像画,这位孩子王非常喜欢。而藤子不二雄Ⓐ所著的自传性质的漫画《漫画道》中的一段情节,据说就是据此而改编。


而据藤子·F·不二雄老师曾经的助手——海老原武司的说法,胖虎本名“刚田武”中的“武”就是取自于他的名字。
实际上,在藤子·F·不二雄老师很多作品中,都会有一个类似孩子王的角色,比如《小鬼Q太郎》中的哥斯拉(上),《奇天烈大百科》中的大猩猩(下)等等,而这些角色在故事也基本都是以外号相称呼,只不过因为《哆啦A梦》过于受欢迎,所以大家也才会对胖虎这外角色的原型很好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