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 40 年來我的一些感覺。然而作為一個工科生,文筆什麼的看得懂就夠了⋯⋯
曾經我十分支持水田版動畫,大概可以說完全看完水田每一集。竊暫且將水田動畫依照畫風分為幾個時間段:
- 前期:2005–2007:畫風未成熟,人物形態比較 「機械」
- 中前期:2008–2010:畫風穩定,白色的瞳仁是正圓形
- 中後期:2011–2014:畫風成熟,瞳仁逐漸變大,人物形象變得圓潤和些許誇張
- 後期:2015–2017:眼睛變得更加大,如果作畫良好畫風是最細膩的
- 末期:2017–至今:暫不評價
對應地,也將大山動畫分為這些時間段:
- 初期:1979–1981:可能受於技術原因,畫崩比較嚴重
- 前期:1982–1987:這是多啦頭還比較圓
- 中期:1988–1998:經典的栗子頭,其台配版被廣為熟知
- 後期:1999–2002:多啦的頭又變為圓形,同時畫風逐漸誇張
- 末期:2003–2005:從這時候開始劇場版和 TV 版的畫風分道揚鑣,畫風格外細膩
40 周年 TV 特別放送
新的《多啦A夢之歌》
「期待值可能過高了」。
幻想《多啦A夢之歌》的回歸,但我聽到的卻類似於 「最陌生的熟人」。旋律是那個調子,歌詞仍舊,但是聲線的感覺完全變了。相比於廣為熟知的大杉久美子或山野智子版,40 年紀念版的穿透力不如前者了。
雷龍怎麼說呢。。不夠懷舊!
/argon.😂
我要的 takekop ta 都沒有
雷龍不懂
/argon.大山念竹蜻蜓的「pu」音基本都是發成停頓(塞音)的
雷龍哦哦
山大我好像有點印象
大山羨代的「ハイ、タケコプター!」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但水田喊得太高太快了(甚至比 TV 動畫裏的還高;大山初期的語速也很快,但也沒水田這次快),此前 mao 演唱的《實現夢想的多啦A夢》中,水田山葵喊的道具名還是正常的。
五人組的 OP 合唱(包括之前 2015 特別版《實現夢想的多啦A夢》)的道具名都過快了。我不盡滿意,聲優似乎有一種做作的表現,想要強調角色的聲線特點使失去自然。大雄(小原乃梨子)在隨着動畫播出,越來越靠近本音出演。隔壁小新的矢島晶子退出聲優的原因也是「要維持新之助的聲線難度逐漸變高,因此在配音時會過度集中在如何還原新之助的聲線,導致角色的聲音難以自然呈現」。
大雄(大原惠)在中後期演唱的往往很甜美(例如《ハッピー☆ラッキー・バースデー》和 »Blue Moonlight«),但從後期開始,似乎想重新強調角色的「傻」,回復早期大雄角色歌《考零分的大雄》的特徵,效果反而不好。
我認為五位聲優直接使用日常聲線演唱或許會更好。
《夢幻樂園・大雄小鎮》
其實這部作品在水田裏已經有多次出現了,包括 2006/4/28 的重製以及 2010/03/19 春日祭上直接放映大山版。大山大概從一開始就奠定了「誇張」的基調,例如大雄能被拖起來在天花板上溜冰。之前有人問會不會復刻打響指的畫面,結果並沒有,讓電視裏的人打了。紀念版有些細節上實在匪夷所思:出木杉等人後來會突然跑來不合邏輯和人設,那個朱元璋一樣的人顯然不符合水田設定,2006 年的重置中被替換成比較正常的畫風。結尾大雄媽媽的表現也有些粗暴,上場就直接腳踩破壞,但在 2006 中一開始是用手抬起挪走(後來可能嫌煩才用掃帚掃開)。
總之希望復刻的地方沒有復刻,不希望和不好的地方復刻來了。
誇張
很多人批判大山後末期,說「浮誇」。
/argon.我覺得一開始噴大山後、末期畫風浮誇的人現在應該很後悔了
雷龍有人噴嗎。。
/argon.之前有很多人噴
他們管叫 「浮誇」
雷龍這麼好的畫風還有人噴[暈]
/argon.即便是《好幫手碟片》我也絲毫不覺得「浮誇
雷龍哈哈哈哈呵呵哈哈哈 我覺得這是大山畫風最有趣的一集
/argon.我覺得是最 「動畫」 的一集
雷龍水田版初期和大山版後期的畫風簡直沒法比啊
/argon.現在也沒法比
但大山主要通過畫面表現出來的誇張,而確實是用了心。有言論說《好幫手碟片》這種誇張能拉近動畫和觀眾的距離,例如大雄吐槽的「訥~那顆心可以了吧」也是同觀眾所想。動畫本身就是誇張的,像哭出的眼淚噴濺、跑步腿變成風火輪、無語的時候變成石頭而且碎裂等,這些元素在大山後期被運用得風生水起,也能體現出角色的情感程度(驚訝得冒汗、失色和 「炸毛」 就可以透過誇張區分層次)。水田開始趨於平淡,可能是由其前期比較機械的畫風奠定的。不過在《戲劇性瓦斯》中,大雄指着太陽落下的部分,相較於大山版(聲效、畫面變化、角色台詞)更有感染力,或者講,「搞笑」。
從彈幕就可以看出來觀眾的態度了。但部分集有些浮誇;我還沒找到具體、確鑿的例子來證明這一點。
畫風
大山初期的畫風我不太喜歡,偏離漫畫太多,崩壞也非常嚴重。開篇多啦肚子上白色區域與脖子相連的地方甚至被斷開,但試做《室內釣魚池》卻較為正常,可能是為了一星期 7 天的放送趕工。精工出細活確實沒有錯。中期及以前人物身高被誇張化,多啦美不足大雄的一半高(類似於《蠟筆小新》的刻畫方法)。
Po 幾張大山後末期的照片:
水田確實是不如大山用心了。我不認為有人贊同水田初期能夠刻畫出這樣細膩的畫面,放在今日也足以媲美。
後末期頻繁畫崩,據言是被外包。參見帖子「為什麼最近的新番上色作畫都崩的好厲害」(後期)「近年最嚴重《多啦A夢》作畫崩壞事件?! 日本網友高喊『別欺騙小朋友感情』」(末期)。或許是為了迎合子供向化趨勢,末期畫風變得更為鮮艷和扁平。但畫崩卻愈發嚴重。引言中未概括末期,因我實在不太喜歡這種畫風:勾線不甚精緻、顏色過於飽和。在漫畫、大山後期和水田中期開始角色豐富的服飾也同樣被刪減(// 不過未必是壞事)。
但後期也同樣有優質的作品。個人認為最能代表水田畫風巔峰的一集是重置自大山《三月的雪》,在 2016 年放送的《讓聖誕節降雪吧》。至於為什麼:鏡頭選取、光影、表情、背景繪製等,都已經很明顯了。
偏門的東西
一開始多啦的鼻子並沒有光澤,但隨後便一直被繪製,如 bugs 一般的存在,無論環境是否足以引起高光;《貓狗時空傳》中又能根據時空隧道的燈光變化(但時光隧道里的光源是什麼樣的存在?)。大山中人物眼睛的表現方式是很一致的,都是基於白色的橢圓形,眼神在這個橢圓形內變化。但水田中,胖虎沒有眼白,靜香有肉色的眼皮,但小夫依然是在始終存在的橢圓形內描繪眼神的。大山後期劇場版畫風不跟隨 TV 版,從此幾乎每一年的劇場版畫風都差別懸殊。水田似乎將大部分經費全砸在劇場版上了。小夫的嘴,在 2012 和 2013 年劇場版中的特徵被削減,而且嘴形可以不沿臉型拘束,即嘴未必連着臉上的尖角。
時光隧道(次空間)有非常多的版本。大山初期 TV 為藍黃白色神秘風格,劇場版為綠底棕鍾;中期開始的經典藍白底白色穿梭線黑鍾輪廓(展現多啦美的時光機可能會是玫紅色底);後期開始時光隧道的時鐘變為彩色(以劇場版的為準)。水田後期及以前的時光隧道都可以看到明顯的空間折射現象(類似於「熱浪」),2012 年劇場版的鐘表被設定為可觀測到且遵循真實剛體運動規則,2016 劇場版及水田末期又走回抽象風格。
道具的部分構造會隨着時代發展變化,《讓聖誕節降雪吧》中天氣箱內部的構造明顯比《三月的雪》中集成度更高了。
劇情和設定
藤子老師在世的時候,動畫和漫畫很多部分是重合的。知乎上已有提問「有沒有感覺作者在世時,《多啦A夢》不只畫風,連整部作品前後期的風格都差很大呢?」等問題和諸多優秀的回答,在這裏摘要幾個點:
- 自作者去世後,大山版愈來愈多的原創故事應運而生,偏向故事多元化,原創故事開始大放異彩。
- 大山版的重置故事水平質量進一步提升。1998–2002 年的中篇附映均是選取原作的感人故事,在情節方面作了頗多的改動,卻使人物個性鮮明,故事感人肺腑,特別是營造氛圍方面。
領家的帥氣少年- 「苦口婆心」倒是真的,但我不覺得加入這一性格是件壞事。這一來是使《多啦A夢》更具教育意義,二來也符合多啦A夢保姆機械人的設定。
Shimmer
不甚了解這段時期,不敢妄言,但個人感覺大山初期很多人設都不那麼 「正確」,或者講叫「男孩子氣」。早期的多啦有些遊手好閒,靜香的善良也未明顯展現,像作為男孩子(包括大雄)的角度,具有輕度暴力(舊《鐵人兵團》中的暴力改造在新版中被指「不合人道」)和性表現,胖妹也被刻畫成什麼都不懂的頑皮形象,直到最後胖妹設定為一個有夢想的溫柔女孩(P.S.:個人認為在《加油!胖虎》裏胖妹的聲線十分入戲,而水田版使人產生的第一印象依然是不懂事的搗蛋鬼)。後末期感動系列的映畫中篇附映可以代表整部動畫敘事的最高水平,也是令我一個缺乏社交、沒有爺爺奶奶的人每次都能看哭的經典。
水田前期 「走馬觀花」 地回顧了一遍《多啦》最早的劇情後,再次回復常規。中期誕生了許多優秀的中長篇作品,如跨越兩周的《多啦A夢 VS 德古拉》和《地底國的探險》(大概是《南極咔嚓咔嚓大冒險》的原本)等及許 40 分鐘中篇。人物生日特別篇也多見於這段時間。後末期經常炒冷飯,讓我不再有耐心專注於動畫,觀看時往往進行其他作業。好在後來逐漸又出現了較多的原創和原創改編。
大山中期後設定逐漸穩定,但在水田並沒有繼承很多,設定至今都未穩定:多啦A夢的誕生被設定了三個以上的版本(雖然可以理解為劇情需求);有時候觀眾無比熟悉的道具,依然被重複介紹。
時間連續性
摘自 B 站「喜歡拉麵」投稿《【連載】多啦A夢 556【釘鐺】》「我們有個小壁櫥」的 63 樓。
而本集除了對於大山版動畫的致敬元素以外,第二個故事《偷窺多啦A夢》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水田版動畫的階段性回顧。這個故事不僅有着非常非常多的捏他,而且也把水田版動畫(其中的某一個平行世界)的時間線串了起來。
《多啦A夢》的連載方式以及動畫的製作模式決定了這部作品從一開始就同時具有多個平行世界,但是這也並不意味着每一個故事都是與其他故事絕對獨立的,本周的第二個故事就說明了這一點。可以看得出來,這個故事在水田版動畫中倍設定成發生於《天花板上的宇宙戰爭》等故事之前,並發生在《青之淚》《多啦A夢的一日之戀》等故事之後,而這些故事都同屬於同一世界線。
其實有一點要指出,水田的時間線是連續的,並且這些似乎在一個年份不會增長的平行世界(與《齊木楠雄的災難》的設定有不同)。有例子如《多啦A夢生重病了?》暗示了下一集《多啦A夢重生之日》、《多啦A夢的假日!!》暗示了下一集《多啦A夢的青之淚》,以及還有 2007/6/8 放送的《不能養多啦A夢嗎?》和《恐怖的胖虎生日》中,後者的開頭直接談論了前者的劇情。所以我覺得這僅是同一時間線的不同表現,節目呈現不一定按照時間線來。
這樣說似乎仍然欠妥。
他說:
這段話是我發的。需要說的一點是水田的時間線並不是連續的。漫畫的連載方式本身就決定了多啦A夢同時存在多個平行世界。你提的這些例子只能說明這些故事存在於同一個世界裏面,但是並不能推導出所有的故事都存在於同一個世界裏面。
研究多啦A夢就繞不過多啦A夢的學年志連載模式。漫畫最核心的基礎設定動畫是必須要繼承的。
不願意承認被我們熟知的《多啦》有多個平行世界,大概是片面地固執於「多啦A夢只有一個」的想法造成的吧。
創新和與時俱進
水田從中後期開始整體開始走下坡路。個人認為換畫風一定程度是為了拉收視率(從數據上來看總體確實是在下降),但依然治標不治本,劇情創新沒多少(竊以為有自暴自棄之嫌)。
僅是手機,其他的 21 世紀產物,例如層狀公寓、電腦、超市,都是曾經出現過但隨後又弱化或者取消了(上述三個分別出現於《加油胖虎》、水田中期小夫的房間、水田《媽媽與媽媽的對決》),似乎是為了保留時代感。⋯⋯然而奇天烈大百科 TV 中又覺得比同期的多啦要 「現代」 許多。
之前有人發帖問為什麼大雄沒有智能手機;有了話多啦A夢就沒那麼大的作用了。大山時代由於科技發展還比較緩慢,問題不那麼突出,而在當前的科技環境下,多啦的神秘感似乎越來越微弱,很多曾經的設定和劇情在當前便不合邏輯。間諜機械人、示範信筆、徽章追蹤器⋯⋯這些現實中差不多可以說已經被發明出來了;時光電話、時光電視、如果電話亭這些取材於當時事物的道具可能對我們以及未來的觀眾越來越陌生:電話的按鍵、笨重的電視、路邊的立式電話亭已經不復存在。(不過部分被加入了新的功能,例如時光電話的立體投影。)《多啦》一開始也是能讓小孩子可以期待,幻想未來的科技。現在來看,多啦的主角性質越來越弱了。
然而《蠟筆小新》製作組能夠嘗試新興事物,如點外賣、在 app 上販賣不需要的東西(鹹魚?)(但是最近的質量也比前幾年低一些,新聲優上任後很多就是重配音先前的)。《時光借物賽跑》是多啦少數幾個新興的原創,平板造型的器械與現實很貼切。不過現在的全世界科技發展看起來確實處於瓶頸期,讓製作組依然能夠保持創新,可能很艱難。
另,2112 年真實地到來並不遠。大雄的輩分關係、《多啦》中刻畫的未來和真實可實現未來的衝突又應該如何解決、《多啦》還能否繼續安穩地播出;我不願多想這些。
雜談⋯
關於 »STAND BY ME«
這部作品適合那些對多啦感興趣卻了解不深的人,用以快速領略多啦的世界。但對於資深粉絲,或許期望依然太高。個人覺得它並不盡人意:人設令人生疏,劇情深為人知,企圖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展現角色,卻終究沒有數十年來給人留下的人物豐富的形象深刻,相比於大山中篇附映表現能力也稍遜。
世修
水田以來世修被刻畫成了令人不那麼喜歡的角色,»SBM« 中的自私、《多啦A夢的重生之日》中的懦弱、《百年後的副刊》沒有禮貌。
多啦美
大山中大多是很乖巧的形象,水田的設定 「皮」 了很多,還有了異樣的審美(《貓型機械人VS犬型機械人》《銀河賽車大賽》)。
劇場版
大山前期及前談不上 「令人興奮」,大都是很樸實地敘事。後來製作組對劇場版越來越重視,並一定程度地犧牲了 TV 版。最不喜歡《宇宙英雄記》,感覺實在是低齡化了。
一般
一個人我小時候的夢想之一是
去看劇場版首映
我都等了
emmm
算了忘了什麼時候開始想的了
/argon.你對這部劇場版的評價最接近於以往的哪一部呢
那個人emm
不評價😂
/argon.[望天]
那個人每一步都不一樣啊
/argon.劇本水平的話
那個人反正我每一步都看得很開心
這麼說吧 劇情被批得很慘的我都可以看得很開心[小糾結]
/argon.我有幾部看得很窩心
最例如宇宙英雄傳
那個人好
挺好的
非常好
(這是我的評價
我很喜歡
😂
那個人emm
每部都看
不分好壞
多啦A夢就是多啦A夢
至少我是不會去在意什麼劇情啦
有得看就開心
故事再爛也看得開心
倘若我也有這樣寬宏的心懷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