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動畫的製作流程
簡述(多啦A夢同人)

邻家的王子

機器貓吧的同人動畫已公開一個月了,取得了挺好的反響。也有挺多人向我私聊想了解動畫是怎麼做的,用到了哪些軟件,我就以最後一個鏡頭為例子做一個科普吧。 非專業人士製作,部分講解或操作不太規範,望專業人士指正。

一、製作總覽

我們組製作動畫的大致流程是腳本--分鏡--原畫--動畫--色指定--上色--背景--合成--剪輯,需要用到以下的軟件: SAI、RETAS-Stylos、RETAS-PaintMan、AE、PR

另外日本動畫的製作流程更加複雜,因為我們的人手很少很多流程是省略了的

二、製作流程

流程1:腳本

用文本的形式表現故事的情節、場面、出場人物的設計圖,叫作腳本。(可能規範操作不需要這麼詳細吧)

場景:珠穆朗瑪峰大本營附近。 人物服裝:厚長袖長褲 動作表演:

  1. 大雄給小藏羚羊餵奶,奶剩餘的不多,握着奶瓶的那隻手逐漸往上微微抬起,另一直手撫摸小藏羚,多啦微笑
  2. 牛奶喝完了,大雄的奶瓶從小羊的嘴中拔出。
  3. 多啦向珠峰方向轉身,大雄把空奶瓶放回地面,小羊還不舍地還往奶瓶方向看。
  4. 大雄站起身子,小羊往大雄的方向看一下,大雄再次撫摸一下藏羚。
  5. 自右向左旋轉鏡頭,大家都是往珠峰望去,無其他動作。

流程2:分鏡

以腳本為基礎,在動畫中採取怎樣的場景設計、拍攝角度、如何讓角色發揮演技等、所有描繪這些的東西都叫作分鏡。 (實際上這次最終成品的動畫和分鏡還是有區別的)

(向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流程4 設定

在動畫當中、為了讓各創作人員將已經決定的角色和世界觀統一起來,需要製作很多的設定,主要有: 角色設定、美術設定、小物件設定、表情集、作畫監督修正集。

這一步驟我們基本也怎麼做,主要以收集的視頻截圖和官方設定資料為設定參考。

另分享一些官方製作組的設定資料和作監集。

(向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流程5 構圖

設定鏡頭的完成原畫,決定背景和角色的動作、配置。描繪比分鏡更為細緻的設計圖稱作構圖。簡單說就是分鏡到原畫中的過渡流程。

這個步驟我們也是省略了,構圖的樣子就是下圖的,似乎還有張正片沒有的鏡頭

流程6 原畫

決定了動畫品質的重要步驟,指在動畫製作過程中,描畫動作要點(開始點、關鍵點、結束動作)的圖。

這裏需要用到的軟件是RETAS中的的Stylos,這是個無紙化動畫軟件,日本動畫公司比較常用,國內的動畫公司用這個軟件的似乎不多。

此外動畫中有個重要的東西就是攝影表,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控制節奏的,攝影表右側的1、2、3、4.....24就是指這一秒有24幀,最右側還有豎着排列的0、1、2....代表的秒數,因此攝影表是自上到下豎着看的。

下圖的右側原畫縮略圖中,有A B兩層圖,每張的原畫下方都有一個編號。然後這些原畫的編號填入攝影表後就能確實時間的位置。

繪製過程中我們習慣用藍線代表陰影線、紅線代表色線,綠線代表高光。

原畫完成、我們分了三層一共有66張原畫。

(向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這個鏡頭的原畫M大還製作了一張黑白動圖。

流程6 原畫修型

也就是作畫監督需要做的,它是原畫的修改和謄清,修型工作完成後,原畫才算是最終定稿。

本鏡頭沒有做多少修型的操作,就用其他的鏡頭做例子。

流程7 動畫

也就是需要補齊原畫(關鍵幀)的中間畫,讓畫面流暢起來,基本是需要手繪的。

需要的軟件同樣是RETAS-Stylos

為了節省一些畫中間畫和上色的工作量,有時會把人物的身體部位拆分開來畫,下圖A層和和B層就是將多啦的身體與五官進行的拆分,這麼做的目的就是減少工作量。簡稱偷懶(滑稽)之後再進行拼合

動畫A層:多啦 

動畫B層:多啦其他部位

動畫C層:大雄和藏羚羊

動畫D層:胖虎 小夫 靜香

動畫E層:奶瓶 這層為了做出奶瓶的半透明效果而將C層複製的一次,對色線進行了修改,這麼做似乎也不是很規範的操作。

動畫F層:地面陰影。

畫動畫真的很辛苦,這個場景原畫到動畫完成耗費了1個月的時間,之後還有個重要的事項就是打攝影表。

下面是完整的攝影表,記得是豎着看。

(向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流程8 色指定

光有線稿還不行,得上色了。指定填塗在各鏡頭動畫上的顏色。

(向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流程9 上色

需要用到的軟件是RETAS的PaintMan模塊,可以說這是項很枯燥,重複性很高的工作。每一張畫都需要按指定的填色手動填充,雖說也有自動填充的功能,不過比較雞肋沒有太大的用武之地。

(向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上色完成:一共277張賽璐璐。辛苦小A在這裏

(向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流程10 背景

就是給每個鏡頭中的角色提供表演、活動的特定場景。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一般來說是在構圖完成後就可以和原畫一同開始繪製。

下圖是珠峰場景的草圖。

因為後期製作的需要,右側的山會感覺畫得有些大。

流程11 動畫攝影

主要就是合成畫面、特效和運鏡。

我們用到的軟件只有AE,工作界面如下,大致操作順序就是創建合成、導入素材、K幀、運鏡、添加各種效果器、預覽。後期製作對電腦配音的要求相對較高。我的電腦配置是I7 2760QM,12GB內存,Q1000M顯卡,128G固態+500G機械。帶起來有點力不從心。 

最後一步就是將各個鏡頭拼合在一起,剪掉多餘的部分,再添加音樂和字幕就可以輸出了。

運用的軟件是PR,可以看到製作的珠峰場景的鏡頭在時間軸中間的地方。

推薦的相關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