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零·工作室
搬离常磐庄之后,两位藤子老师就住到了离东京不远的川崎市(后来藤子·F·不二雄博物馆所在地,这也是博物馆选址在川崎市的原因)。
也是这个时期藤本弘认识了现在的妻子藤本正子女士,并于1962年结婚。说到藤本正子女士,可以说她是真正站在藤本弘老师背后的女人,相关资料对她的介绍非常之少。但是藤本正子女士却是每一个铁杆哆啦A梦迷都应该记住的名字,因为哆啦A梦迷心中的圣地——藤子·F·不二雄博物馆便是由她力主建设并主持设计的。而近年来,因为哆啦A梦诞生 -100周年以及藤本弘老师诞辰80周年等活动相继展开,她也开始慢慢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
在这里再说一个关于藤本正子女士的八卦:据日本一些资料记载,藤本正子女士非常喜欢唱歌,但是唱的非常不好听,而且最要命的是,她自己并不觉得,反而还非常喜欢大声的唱。一开始藤本弘也是深受其扰,不过后来反而激发了他的灵感,于是就把这个点子按到了胖虎身上…………
好了,简单的介绍完藤本正子之女士后,我们再言归正传。
到了1960年代,随着电视机的开始逐渐普及,另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也开始被人们逐渐所熟识,这就是动画。
这时不少漫画家也看到了动画的巨大潜力,开始涉及动画的制作,比如手塚治虫,铃木伸一等。
藤子二人组虽然搬离了常磐庄,但是依然跟诸如铃木伸一、石森章太郎、角田次郎等这些常磐庄的老相识保持着密切的联系。1963年3月的一天,这几位老朋友又聚在一起吃饭闲聊。由于当时铃木伸一已经是OTOGI的动画部部长了,所以大家的话题难免会谈到动画。聊着聊着不知谁说了句:“我们一起来制作动画吧!”。这个提议一下子得到了大家的积极相应,于是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开始讨论的了起来,最后得出个结论:那就是光靠个人肯定不行,既然要在一起做,那就成立个公司吧!可是在坐的以前都是靠画画为生的,说来说去谁也不知道该怎么成立公司,于是角田次郎便找了个这方面比较了解的朋友咨询下。
角田次郎的朋友听说之后表示愿意帮忙,于是便把大家又聚到了一起,共同商讨成立公司的事情。
角田次郎的朋友对在坐的几个人例出了成立公司所必须明确的四个问题:
- 公司的主要经营项目。
- 公司的注册资金
- 公司的所在地。
- 公司的法人代表,即老板。
第一个问题好说,这几个人成立公司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制作动画。但是后面的几个问题犯了难,因为这几个人压根就没想过,由其是法人代表这一问题,更是把大家难住了。于是大家再次展开热烈的讨论,讨论过后决定注册资金一人出10万日元,公司的注册地址就用的是石森章太郎的家庭住址,至于法人代表,大家的商讨结果是一起担任,并说这是新形式的、革命性的公司。角田次郎的朋友被这几个人的说法弄的目瞪口呆,并表示这样子不行,公司必须有一个老板,所有的相关文件都得由老板签字盖章才能生效,于是大家再一次热烈讨论之后决定,公司法人由大家轮流担任,顺序由爬格子游戏决定,两年一换…………
于是公司就在这看似马马虎虎的情况下成立了,公司的名字就叫做“零工作室”
根据爬格子游戏的结果,第一任社长是铃木伸一,藤本弘担任第二任,第三任是安孙子素雄,第四任是石之森章太郎,第五任是角田次郎。
后来通过角田次郎的弟弟,角田喜代一,找到了一个房租非常便宜,但是比较破烂的房子做为公司的办公地点。这个房子破烂到什么程度呢?用角田喜代一的话来说就是:夏天的时候如果觉得屋里热了,可以到外面去避暑;而冬天的时候,如果觉得屋里冷了,可以到外面去暧和暧和,不能两个人以上同时走楼梯,否则就会塌掉……,不过好在房租十分便宜,大家也就忍了。但是公司总得有个公司的样子,于是大家就自己动手把这个破烂的房子简单的装修了一下,并来了个彻底的大扫除。为了纪念这次集体劳动,大家各自拿着劳动工具,拍了张集体照留念。后来角田喜代一也加入了公司
虽然这几个人在当时的日本漫画界都算是重量级人物了,但是公司经营则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所以公司成立的初期可以说是举步维艰。虽然公司的项目不少,甚至还包括负责制作《铁臂阿童木》的TV版动画,但还是难以达到收支平衡。后来小学馆的《周刊少年Sunday》杂志来向两位藤子老师约稿,一开始藤本弘考虑到公司还有动画项目,可能时间上难以安排,所以想推掉,但是安孙子素雄跟藤本弘提议,可以把案子接下来,然后在公司成立杂志部,所得的稿费也可以增加公司的收入。这个提议也得到了公司其它董事的欢迎。于是两位藤子老师便与小学馆达成协议,从第二年的春天开始以妖怪为题材,进行新作的连载。
但是到了第二年的年初,也就是1964年,两位藤子老师依然没有把新作的故事构思好,这一年的1月9日,离杂志社的定稿日期只差一天了,两位藤子老师对于新作还是一点头绪也没有,虽然零零星星想出了几个点子,但是对于整个故事的大框架还是没有定论。由于一到公司就必须马上动笔才能来得及答复杂志社,两位藤子老师当时住在川崎市,公司的地点则在东京,所以两位老师就必须要搭乘JR(日本的一种轨道交通工具),当时的车程大概是一个小时,这段时间也尤为宝贵。于是这天早上,两位藤子老师还在利用上班之前的这点时间进行讨论。而每天早晨都搭乘JR并在路上进行构思,也成为了老师日后的习惯。
在路上两位藤子老师陆续确立了主要角色,以及故事风格,并在到达公司的时候,确立了主角的出场方式,而这部新连载的名字就叫做《小鬼Q太郎》。
《小鬼Q太郎》可以说是两位藤子老师漫画生涯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首先这是两位老师真正意义上,第一部获得高人气的作品;第二,这部作品基本确立了两位老师日后创作的大部分的作品风格,比如主要角色的年龄段以及家庭背景、主要角色的一些特征(比如都有一个类似孩子王的角色以及一个比较讨人嫌的角色)、故事的风格架构等等,而且曾在藤本弘许多作品中出现过的那个著名的龙套——以铃木伸一为原型,爱吃拉面的小池先生,也是第一次现在这个作品中;另外,《小鬼Q太郎》也是两位藤子老师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部合作的作品,从这之后,两位老师基本上都是单独创作的作品,但还是以藤子不二雄的名字联合发表,并直到日后两位老师的拆伙。
在这里还要多说一句,《小鬼Q太郎》除了两位藤子老师以外,石森章太郎也参与过部分的作画,所以这也使得日后《小鬼Q太郎》的归属权问题特别复杂,当然这都是后话了,日后再详细的讲述。这里要插一段关于零·工作室的结局:
随着杂志部的设立,工作室收入的增加,经营的状况也有所好转,并且在藤本弘担任社长的时候,迎来最繁荣的时期,整个公司的员工达到了将近100人,可是好景不长,工作室最终在1971年宣告解散,几位漫画家的第一次创业基本等于失败了。
正所谓创业容易,守业难。其实,打从这几个人决定轮流担任社长的那时候开始,似乎就已经预示着工作室不会长远。这几个人虽然在当时都算是名家了,但是他们毕竟只是艺术家,开公司搞经营,这几个人都不在行,而商场上要生存的那些手腕,这几个人也都不具备。在艺术创作上,这几个人绝对都是翘楚,但是想要经营公司对他们来说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要考虑的因素太多。如果回过头来,当初他们能找到一位类似铃木敏夫(吉卜力工作室的社长)这样的人来专职担任社长,那么公司的状况一定会大为不同,有了这样的一个人做决策,再加上这几个人创作才华,甚至现今会成为能够与吉卜力工作室平起平作的制作公司也说不定。但是历史没有如果,也许零·工作室注定只能成为日本动漫历史的一个过客…………
由于《小鬼Q太郎》的走红,类似风格的作品也开始受到欢迎,小学馆也开始不断的向两位老师约稿,从1964年到1968年这段时间,两位老师的其它几部著名作品也都相继问世:《小超人帕门》(藤本弘所作),《小忍者哈突利》(安孙子素雄所作)、《怪物君》(安孙子素雄所作)、《21卫门》(藤本弘所作)等等,虽然这些作品取得的成绩不俗,但是两位老师都不约而同的对类似风格的创作,感到了厌倦。
从1960年代中期开始,“剧画”这一概念开始在日本漫画界流行起来,所谓“剧画”是指相对于青少年漫画和儿童漫画来说,整体的画风更偏写实,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更偏严肃和沉重,比较适合成人向的阅读。
两位藤子老师都想尝试剧画的创作,但是由于之前的作品比较受欢迎,两位老师已经基本被贴上了儿童漫画家的标签,突然转型让大众接受并不容易。
1968年,藤本弘在《少女漫画》上发表了一部名为《超市超人》的短篇,讲述了一个普通小超市老板家的女儿突然有了超能力的故事。虽然这部短篇的整体风格还是偏青少年漫画,但是故事的内容却并不简单,探讨了如果一个普通人突然被赋予了超能力所带来的后果。这部短篇可以说是藤本弘对于新风格的一次尝试,但是发表之后所获得的关注度并不高,所以一段时间内藤本弘便没有继续类似作品的创作。
1969年的夏天,曾经在《小鬼Q太郎》连载时期的担任编辑的小西涌之助来拜访藤本弘,希望藤本弘能画一部偏成人向的漫画,藤本弘听完之后就想委婉的推脱掉,因为之前《超市超人》的关注度并不高,再加上《梅星球殿下》连载后期的人气开始下降,一向对自己要求甚高的藤本弘觉得自己目前的状态并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来。但是小西却对藤本弘说:“这次的作品,并非是要老师按照题材作画,而是只要老师遵循自己的意愿,画出老师自己想要画的作品就行了。”于是藤本弘决定那就按照小西所说,画一部自己真正想要画的作品来挑战一下自己。
而当小西读完这部名为《米诺陶的盘子》的短篇原稿之后,大为惊叹。连夜打电话给藤本弘,希望藤本弘以后能多创作几部类似的作品。这而部作品也就是被漫画迷称之为藤子老师另类风格的作品集——《SF短篇集》的开端。而SF短篇的创作基本上贯穿了藤本弘中后期的创作生涯,即使是在哆啦A梦最受欢迎的连载期间,藤本弘也没有停止SF作品的创作。说到SF这个词,并非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Science Fiction的缩写,而是藤本弘自己自创的词,意思是Sukoshi Fushigi即“すこし不思議”,就是“有一点不可思议”的意思。可以说SF短篇集是藤本弘创作思想的集大成者,藤本弘在这套短篇集里,注入了他本人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比如冷战、人口增加、老龄化、环境污染),战争的反思,人性的考问,还有他对于一些超自然现象的理解。这部短篇集里,主人公的身份各异,有老人、有学生、有上班族、还有大企业家等等。故事所发生的舞台也是多种多样,即有现代社会,也有遥远的未来,还有广阔的外太空。里面的很多故事,都可以找到现今好莱坞科幻电影题材的影子。不过可惜的是,SF短篇集在当时始终掩盖在哆啦A梦的光芒之下,并没有获得太高的关注度,多年以后,藤本弘的大女儿藤本匡美在《偷偷爱上父亲的作品》一文中提到:藤本弘曾经对藤本匡美说:“不管是哪篇作品都没有得到读者的回应。每天辛苦构思画出的作品,为什么会是这种反应呢?”话语之中透露着SF短篇集并没获得欢迎的失望之情。虽然如此,藤本弘也依然坚持着对SF作品的创作热情,因为在他看来:“漫画应该是一个作品一个作品地返回初衷,在痛苦和烦恼中画出来的。”
在藤本弘去世以后,随着小学馆开始将藤本弘的作品不断再版,人们也开始重新审视这部当然被掩盖的名作。
再把时间拉回到1969年,虽然藤本弘已经开始创作SF短篇,但是儿童和青少年漫画依然是藤子不二雄的主要创作阵地,于是这一年年末,在之前的连载结束之后,藤本弘又得开始着手构思新的连载题材。
也许是之前在《米诺陶的盘子》上耗费精力过多,这次又跟《小鬼Q太郎》一样,藤本弘依然一点头绪也没有,而这边杂志社也在一遍又一遍的催促藤本弘新连载的内容。万般无奈之下,藤本弘只好交给杂志社一页预告,打算先糊弄过去,用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来好好构思作品。预告并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只是画了一个写字台,并写到:“从桌子里飞出来的是什么?名字是?样子是?”
而这部新的连载便是日后被称日本国民漫画的《哆啦A梦》。